|
新华网新闻:
c_12633736.htm
(23.9 KB, 下载次数: )
白纹伊蚊(俗称花斑蚊)是引起近期印度洋岛屿基孔肯雅流行的“罪魁祸首”,该蚊种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。(资料图)
新华网广州10月7日电(记者肖思思)广东省卫生厅6日晚发布消息称,截至10月5日16时,东莞共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204例,均为轻症病例。
广东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10月1日至5日,东莞市新增15例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。截至10月5日16时,东莞共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204例(含回顾性调查病例),其中,经实验室确诊38例,疑似166例。目前所有病例均为轻症病例,病情稳定,无危重症及死亡病例。
广东省卫生厅组建了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专家组、医疗救治专家组。5日上午,派出医疗救治专家组到东莞市指导基孔肯雅热医疗救治,并指导当地制定了《东莞市基孔肯雅热患居家医学观察和住院治疗指引(试行)》。
广东省卫生厅专家提示,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(埃及伊蚊、白纹伊蚊)叮咬传播的病毒性疾病,潜伏期一般为2天-4天,也可长达7天-12天。其主要症状有发热、关节痛、躯干部皮疹等,可伴有恶心、呕吐、畏光、结膜充血、腹痛或出血症状。 |
|